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用药时如何避免不良作用?请牢记这6个注意事项

2023-04-03 10:285960

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意思是药品除了有治病防病作用外,也有不良作用,不合理用药或过量用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即使是正确服用合格的药品,也可能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用药常识,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使药品真正成为人们身体健康的保护神。

一、了解药物的分类

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原因之一是方便广大群众,一些小伤小病可以就近购药、及时用药,免去请假误工,去医院排队挂号、就诊、化验、取药等费时、费钱、费力之苦。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而非处方药是不需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言之,非处方药属于可以在药店随意购买的药品。另外,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还有以下几点:1. 包装标志:非处方药外包装上有OTC标志,按国家非处方药分类管理规定,非处方药根据使用安全性不同,又分甲类和乙类,乙类比甲类更安全。甲类是红底白字。乙类是绿底白字。处方药没有OTC标志。2.  药物特性:非处方药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或者较轻,药性更加温和。处方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多且较为明显。3.  使用方法:处方药需经医生指导按医嘱用药,非处方药在使用时无需经专业医疗人员指导,可自行根据药品说明书判断使用。

二、如何选用非处方药

1. 病人购药前,应根据症状,结合自己掌握的医药知识,对疾病作出明确判断,也可向药店人员咨询,以便准确选择药品。对于无法自我判断的疾病,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 检查有效期。

3. 索取购药凭证。

4. 安全准确用药。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掌握用法、用量、次数、疗程、禁忌、注意事项等。

5. 避免多种药合用滥用。用药不能贪多,不能认为品种越多,保险系数越大。如配合不当,就会增大毒副反应。

三、用药为什么要遵守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

用药要遵守说明书规定的常用量,我们通常所说的药品用量是指成人的剂量,有些药品还会为老人或儿童制定专门的用量。药品说明书中的用量是通过试验得出的结果。剂量过小,没有明显治疗效果;剂量过大,会产生毒性反应。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毒性反应越大,所以一定要按说明书规定的剂量范围用药。

同时还要严格按着说明书中的给药次数服药,每日用药次数是由药物从人体排泄的快慢所决定的。排泄快的药物,每天给药次数就多;排泄慢的药物,每天给药次数就少,因此有些药物每天给药3-4次,有些药物每天给药1-2次。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给药次数,否则会因给药次数过多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反应;或因给药次数过少,药物用量不够而降低疗效。

四、区分慎用、忌用和禁用

1. 慎用:是指谨慎应用,需要慎用的大多数是小儿、老人、孕妇、哺乳妇女及心、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情况,一旦发生不良反应立刻停药。

2. 忌用:指避免使用,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比较大。

3. 禁用:就是不能使用,说明书中指出的禁用者,如服用此药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五、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是的。任何药品都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反应轻,有的人反应重;有的人是这种反应,有的人是那种反应。

许多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劣药、医务人员或患者自己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事实上,许多经过严格审批、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也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

吃药之前了解不良反应,一方面可以预先做好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情况,及早处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手部点穴防治抑郁症
46岁的王女士称自己原来个性十分要强、追求完美,凡事都想做到最好,为此她长年累月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但工作中不可能什么都顺利,难免碰到挫折,于是她遇事经常想不开,最终患上了抑郁症。目前眼神尚可,识人能力

0评论2023-09-04200

滑膜炎为何总是缠绵不愈?
40岁的张女士患左膝关节滑膜炎1年余,关节经常肿胀、疼痛,甚至会影响走路,有时夜间也会疼痛,跑了好几家医院、做了不少检查、吃过许多药,把胃也搞坏了,病却未能痊愈。她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一旦得了滑膜炎就治不

0评论2023-09-04192

患糖尿病足都会很疼吗?
65岁的张大爷因糖尿病足住院后发现同屋里的病友,除了自己的脚不怎么疼外,其他病友患足都疼痛剧烈,换药的时候直冒冷汗、甚至嚎啕大哭。回想起此次住院前的经历,张大爷说自己糖尿病20多年了,平时仅感觉下肢发凉怕

0评论2023-09-04211

中药汤剂的煎煮及服用方法
中药汤剂是中医常用的一种剂型,是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具有制备简单易行、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等优点。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选择中药调理身体

0评论2023-09-04207

秋燥咳嗽老不好怎么办?
“咳、咳、咳……”每年入秋后,天气干燥、日夜温差增大,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嗓子容易燥热、干痒,稍不留神就会被咳嗽“骚扰”,而且总是反反复复老不好。咳嗽为什么总爱在这个季节出来捣乱,久咳不止该怎么办

0评论2023-09-04185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