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神网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光明行动”启动 如何确保近视率下降?

   2021-05-12 620
导读

青少年儿童的近视问题是许多家长的心病。11日,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一份五年工作方案,启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方案究竟出台了哪些措施来确保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降低呢?疫情影响 2020年近视率较2

青少年儿童的近视问题是许多家长的心病。11日,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一份五年工作方案,启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方案究竟出台了哪些措施来确保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降低呢?
 
疫情影响 2020年近视率较2019年上升
 
据教育部联合卫生健康委开展的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 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2%,较2018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2019年有所上升。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居家学习本身就减少了他们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同时在线学习也增加了他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所以到2020年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较2019年)大概上升了2个百分点。
 
每天1节体育课 引导学生多户外活动
 
此次“光明行动”细化了八个专项行动,对近视防控关键领域、重点环节提出要求。其中,提出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周参加3次以上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
 
学校电子产品教学时长 不超过总时长30%
 
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也将更科学规范。“光明行动”提出,学校教育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0—3岁建议禁用电子产品 3—6岁避免使用
 
11日,教育部还发布了《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其中明确学前阶段,建议0—3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
 
明确各学段连续读写时长
 
小学阶段近视防控指引提出,低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20分钟,高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30分钟。休息时,应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活动或远眺。小学生每年应进行2—4次视力检查。中学阶段,提出中学生每次连续读写尽量不超过40分钟。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yao-shen.com/news/show-101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08-2020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2017416号-1公网安备沪310104023335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