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神网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辩证看待“白芍飞上天”

   2022-08-16 2260
导读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通常于夏、秋采挖栽种3~4年的白芍根,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煮至透心,立即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取出晒干切片。白芍原药材圆柱形,粗细较均匀,多顺直,特别适宜于切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通常于夏、秋采挖栽种3~4年的白芍根,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煮至透心,立即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取出晒干切片。

白芍原药材圆柱形,粗细较均匀,多顺直,特别适宜于切薄片。同等重量的白芍,薄片比厚片与溶媒的接触面积大,有效成分的煎出率高。白芍色白、断面又有纹理,切薄片还可显露其放射状的组织结构,增加了白芍饮片的外观美。

“樟树帮”中药炮制,追求极致与完美。他们能用铡刀将长一寸的白芍在3分钟内切制完整饮片360片,保持“手工切制中药饮片数量之最”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如此切出来的白芍片,薄如蝉翼,用口一吹就能飞上天。中药业界将之比喻为“白芍飞上天”,它是“樟树帮”中药炮制的点睛之笔,反映了饮片切制工艺的精湛。

俗话说“七分润功,三分切功”。若想切出“白芍飞上天”之毫米级以下的极薄片,第一步是润药,取大小分开的白芍条,洗净,浸泡至六七成透,取出放入能沥水的容器内,上盖厚湿毛巾,闷润至透,以白芍条能弯曲,不易折断为度。第二步是切片,操作时,左手把白芍条成把地捏紧,置于刀床上,用手之虎口压着药材上特制的竹压板,食指平伸于刀桥前,拇指紧靠刀桥后,其余三指自然弯曲握紧白芍条及竹压板。竹压板的另一端架于铡凳平面左大腿的中部。利用左手手腕和大腿配合,将药材均匀向刀口推送。右手敏捷地按压刀片,即可切成0.1~0.2毫米圆片。

白芍极薄片对确保其疗效有不容置疑的作用,因此受到业界的好评和青睐。然而,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对此也有不看好的声音。

称赞的理由:一是无论干什么事都讲究认真,要干就把它干好、干到极致,中药炮制人要坚守的是“制虽繁,不惜工”的工匠精神。中国舌尖上的功夫尚且能雕龙画凤,何况治病救人的药,理应追求极致。二是白芍极薄片确实可提高有效成分煎出率,也可养眼怡情,促进疾病的康复。不看好的理由:一是切极薄片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二是极薄片切制工效低、损耗大、成本高、不划算。三是白芍片是进行再炒制的基础,白芍极薄片在清炒或加辅料炒的过程中容易破碎,炒白芍炭时易灰化,因而不适合再炒制。

笔者认为,应辩证看待“白芍飞上天”,做到因用制宜,灵活掌握。对于精品中药有需求的受众群体可用极薄片,普通使用者可用一般片型;需要清炒、麸炒、酒炒、醋炒的白芍可选择一般的薄片或机制片,辨证论治需要生切白芍片还是选极薄片为好。目前的机制白芍片价廉、片型均匀,已是普遍的选择。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yao-shen.com/news/show-150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08-2020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2017416号-1公网安备沪31010402333520号